<
    宋神宗看到这个画面整个人都不好了,什么意思,南宋一开局就出了个二代车神?

    此时正在一路南下的宋高宗赵构终于停下脚步。

    天幕?!五年前出现的天幕?!

    众将领下马,代表对天幕的尊重。

    赵构也不例外,方才天幕说他是中兴之主!南宋的开国之君!

    这一个接着一个高帽带上,赵构觉的自己便是天选之子,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!

    赵构仰望天幕,等着听天幕说的丰功伟绩,看他赵构是如何涅火重生!

    因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掳走,百姓虽死守汴梁城成功,但终不是长久之计,国不能一日无君,于是赵构被推举为帝。

    虽然后宫嫔妃和百姓都安然无恙,但是皇帝和太上皇被羞辱至此,于北宋来还是靖康耻。

    不过对赵构来说则是他们活该!

    此刻,还在金营帐的雪乡二圣还苟活着,完颜宗望留着他们狗命,花这么多代价抓回来的,怎能让他们死了!

    活是活着,但却生不如死。

    白天要劳作,晚上还得伺候好金兵。

    不知金兵从哪里听说中原有个新鲜玩意,叫做“龙阳之癖”,龙不就是指宋钦宗和宋徽宗,中原的皇帝不都是龙么!

    讲真,虽是男子,但这细皮嫩肉的,比他们女真的女子还要嫩不少,试试也不是不可。

    这一试…

    宋徽宗和宋钦宗的地狱模式来了。

    一向苟活的宋徽宗头一次想到自杀,但是金军如何会让他死呢!

    既是军中的乐子,又是对北宋的谈判筹码,起码再下一次议和前,这二人谁都不能死!

    【赵构,宋徽宗的第九子,也就是当年第一次开封保卫战,被送去做人质的王爷。

    后被金人所放,说来也是机缘巧合,赵构被扣为人质之时,宋钦宗派人偷袭金军。

    金军一想,大宋的亲王在他们手上,大宋如何敢偷袭?!答案只有一个,这王爷是假的!于是赵构被放了。

    当然,还有一种说法,说赵构在军中英勇无比,金兵见他都怕的绕道走,如此英勇,金军断定他定不是真的王爷,于是放他走了。】

    宋神宗一听,感叹道,“这赵构命还挺苦的,难不成是个好皇帝?”

    宋神宗有点不确认,毕竟神迹中间还穿插了他的好大儿,赵熙!

    听神迹说起这,赵构的眼角湿润了,当年他在金做人质时受了多少委屈啊,宋钦宗那个王八蛋半点不顾及自己的性命。

    半夜偷袭,这是要他死啊。

    活该他遭报应!

    雪乡二圣,他就死在金国吧!

    他,赵构,绝对不会把宋钦宗接回来,骨灰都给他扬了!

    听神迹又说他英勇,赵构挺起了腰杆,这神迹怎么什么都知道。

    【但是,结合赵构日后的行为,主播觉得第二种说法纯粹是往他脸上贴金。】

    乐瑶无情吐槽,赵构他也配英勇二字!呸呸呸!!

    赵构……

    这句话,他当没听见。

    【赵构被放回来后,靖康元年,宋钦宗派赵构去和大金议和,吃了一次亏,他还会吃第二次么?

    答案是必然的,赵构走到一半,竟然往回走。

    不久之后便发生了靖康之难,赵构没有返回汴梁城,而是派了大将宗泽去支援汴京,他继续一路南下。

    赵构这一路可谓收获颇丰,打着康王的名头,得了不少兵将,可他却没支援大将宗泽的意思。】

    此时正在驻守汴京的大将宗泽看向天幕,其实他也不需要什么支援,汴梁城的老百姓死守汴梁城。

    等着自己带兵支援的时候,金军已经熬不去打算撤军。

    不过,若能多些人马,宗泽相信他能让金军折损兵力,让这群蛮夷不敢再犯大宋!

    可惜迟迟没等来援兵,宗泽不明白,康王,不对,该说是官家,到底为何不援军。

    原本以为是手下无人,如今看来是有兵不派。

    “总要留存实力,对付蛮夷金人。”赵构道,他在为自己辩解。

    事实上,他压根就没打算保住汴梁城,他可不想跟金军硬碰硬。

    俗话说的好,打不过还跑不过么!

    *

    宋哲宗,宋殿。

    “这厮是在公报私仇吧?!”赵似心直口快。

    宋哲宗想的比赵似更深些,这个赵构看上去贪生怕死,可听神迹所述,他一路都在招兵买马增加自己的实力,怕是早就觊觎皇位。

    为了皇位,开封保卫战必败,宋钦宗必败。

    【赵构一路南下到了,终于在南京的顺天府停下了,此时的雪乡二圣已经北上狩猎去了。

    在众臣的拥护下,赵构登基,改国号为建炎。

    但是赵跑跑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,而是继续以南巡考察民情为由,继续南下!】

    跟随赵构的臣子和将领听到神迹用“赵跑跑”来形容他们官家,神情是一言难尽。

    但是神迹所说的一点不错,登基不过几月,官家就和急着投胎一样一直南下。

    可是军有令,臣又不得不从。

    比起之前两个不靠谱的皇帝,到目前为止,除了一直南下,赵构倒没有其他的污点。

    只能说雪乡二圣拉低了宋朝官员的底线。

    【实际上赵构就是找个理由不想回汴梁城罢了,那么危险的地方,不要也罢。

    即便大将宗泽如何请命,赵构就是不回。

    大将宗泽怒上了二十四道折子呀,折子中的每句话都代表着臣子的恨铁不成钢!

    最后一代抗金明将被赵构活活气死,据说气火攻心,死于背上的毒疮。

    死的时候还心心念念渡江呀,渡江!】

    大将宗泽看着自己手上第五道折子,他总期待着下一封折子总会让官家回心转意,如此看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罢了。

    “大将宗泽!快去找来!”宋神宗的眼神亮了!

    经过神迹靖康之耻的洗礼,加上五年的缓冲期,如今的宋神宗精神异常强大,相比五年前的受气能力强了很多。

    看看,神迹说了那么多后世那狗娘养的畜生赵跑跑,自己半点不气,一门心思从神迹预知中找未来的栋梁之才,这不,又找了一个!

    无独有偶,虽世界不同,但宋神宗和宋哲宗父子二人想到一起。

    对神迹,宋哲宗也坦然许多,宋徽宗赵佶已死,天命已改!

    *

    宋朝,建炎年。

    “爹!”宗泽的的儿子宗颖冲了过来,“您背上的旧疾可又犯了?!”

    宗泽摆手,“无事。”

    “不行,我马上找郎中去!”说罢宗颖便要去找郎中

    宗泽拦住他儿子,叹了一口气,“都是天命,改不了。”

    这时,一小将站了出来,“将军,天命怎不能改,五年前不就被改了一次!”

    五年前的汴梁城守卫战,城中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却抵御住了金军!

    听小将岳鹏举这么一说,宗泽僵住,天命真的可改么?

    宗颖对这小将岳鹏举一笑,没想到平日一板一眼的小子还能说出这样的话,不愧是他爹看中的将领!

    “去找郎中吧。”宗泽道。

    “朕迟早会回去,如今南宋刚立,自然要安抚民心。”赵构心虚的继续解释,此刻的他已无方才的高兴,只盼着该死的神迹赶紧消失。

    “官家英明。”一官员随声应和。

    赵构看了他一眼,说话的正是最近得宠的大臣秦桧,支持赵构南下的主和派。

    【宗泽的死也没把赵构拉回来,赵跑跑一直躲在南方不肯北上。

    他派杜充替代了宗泽,继续守卫汴梁城。

    要不说昏君在用人方面眼光总是一致的,这个杜充好大喜功,却没半点本事。

    不但如此,他还惧怕金兵,大宋的怂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!!】

    乐瑶的血压又有点高了。

    听神迹把自己说的一无是处,杜充立马跪下,“官家,臣…”

    “起来吧,神迹所言并不知真假,无需当着。”赵构开口。

    赵构说此话面上是安慰杜充,实际是在给他自己找台阶下。

    毕竟神迹口的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。

    怎才能让该死的神迹闭上嘴!

    【在靖康年间,杜充为沧州知府,金兵来犯,他惧怕金兵。

    只因沧州多有从燕京逃难来的百姓,他怕她们是奸细,不管男女老少一并杀光。

    到了建炎元年,杜充得重用,在大名府留守,金兵第二次攻打大宋。

    杜充再次怂了,他想跑,但是又因面子不好跑。

    于是他想了个馊主意,直接把黄河大堤给挖了,引入黄河水。

    如此金兵过了不河,他便高枕无忧。

    但是黄河水决堤并没有抵挡住金兵多久,反倒是淹死了二十万百姓,家园破坏,流离失所,瘟疫横行…

    千万人无家可归,成了难民!